红旗渠修了多少年?耗时10年,人工削平1250座山,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有多难修?红旗渠修了多少年,全长多少,红旗渠修了多少年有多长

缺水能缺到什么地步?一位新媳妇不小心打翻两桶水就上吊自杀?并且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一个县50万人就有30万人加入建设水利工程。一共耗时10年,人工削平1250座山,最终建成这条1500公里长的“水长城”。这就是被外媒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它到底有多难修呢?林县又为什么一定要修建它呢?1920年的大年三十林县桑耳庄的老人桑林茂,在凌晨三四点左右起了个大早,急急忙忙地前往山里走了整整二十里的路,并且排了一整天的队,才挑到了两桶水。在赶回家时,他的儿媳妇看到公公辛苦了一天,于是想着接过了挑水的担子,让公公休息一下。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不小心,这两桶水还没到家,就被媳妇打翻了。无奈之下,大年三十晚上他们一家人,只能向邻居家借水煮了饺子吃。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就在那天晚上,儿媳妇就由于内心的愧疚而选择上吊自杀了。你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一条生命可以跟两桶水划上等号。为什么因为两桶水就想不开了呢?据历史上的记载可知,林县的人们由于缺水,只有在赶庙会或者婚丧嫁娶这样的大场合,才会从自家的水缸中,取出一点点宝贵的水来洗手洗脸。并且这些洗手洗脸的水是一家老小共同使用的,老人用完了孩子用,男人用完了女人用。而且直到最后水用到发黑变得粘稠了,也不敢随意倒掉,还得倒到菜地中去发挥最后的作用。而且在记载中,林县还曾多次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现如今我们只能在电视剧中才会看见剧情,在林县这个地方却真实地上演过。其实对于这些情况,翻开林县厚重的历史就不难知道。在历史上林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干旱。而林县的干旱并不是一般的干旱,在对旱的描述上,林县还会出现大旱、连旱、凶旱、亢旱。从明代到新中国成立的500年里,林县就出现了100多次的旱灾,平均下来每五年就会发生一次旱灾。而且还出现了30多次的绝收,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县人民面对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穷困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干旱导致食物短缺的情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林县曾经会出现那些悲惨的历史事件了。所以现在但凡去林县,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旅游。就会发现在林县的土地上,伫立着许许多多明清时期的石碑。而石碑上所记载的,就是林县有关干旱的那段苦难的历史。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林县的人们意识到了,如果不彻底解决干旱的问题,那么林县的现状就永远是又穷又干的,而林县的子子孙孙都将会永远活在缺水的日子里。再者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林县是根本无法得到发展的。因此,当修建红旗渠从漳河引水入林州的方案被提出后,马上就得到了林县人民的大力支持,所有的村民仿佛在那一刻凝聚成了一股绳。在1960年2月通过修建红旗渠的方案后,林县在2月10日就召开了誓师大会。并且就在誓师大会的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红旗渠工程的修建。在修建的第一天就有三万的林县人,选择加入到这项工程中去。而且根据当时记载下来的规定可以知道,修建红旗渠的劳动力是有年龄标准的,只有年龄在18-60岁之间身体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劳动力才能参与到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去。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人都选择了瞒报自己的年龄,不论如何也要去修红旗渠,要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是因为有着无数人抱着这样的念头,所以在后来进行统计的时候,发现有整整三十万人都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要知道当时林县的总人口也就五十多万,除去无法参与的老人与孩子以及生病的人,可以说整个林县的人,几乎都投入到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了。大量的人员参与确实是为红旗渠的修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事实上,修建红旗渠除了大量人员的参与之外,就很难找到别的优势了。或许有人就要问了,林县那么艰苦的自然环境,干旱所带来的百年苦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难道会选择坐视不管吗?其实政府又怎么会坐视不理呢,但是恰好在林县修建红旗渠的那几年,是新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这段最为艰难的时间里,中国的大环境都处于缺衣少食的状态,因此政府对林县的支持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在自个儿也在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对林县修建红旗渠虽然有给予财政支持,奈何杯水车薪,但是还是无法支撑起建造红旗渠的所有需要。那么缺少的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总结起来就是开源节流四个字。开源就是林县人选择靠着自己的双手,出去打工挣钱,就那样一点一滴地攒起来。为了挣钱,林县人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至于节流,林县人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为了省钱,林县在购置修建红旗渠的工具时,选择了回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剩下的钢钎炮锤。这些由钢钎炮锤制作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历从长钎到小撬,然后再到手钻的过程。最后到了手钻都不能使用时,这些剩下的钢材还需要再次回炉重造,重新制作成新的修建工具,一点也不能浪费。在当时,由于修建工人口粮不够分,大家都是自己带着口粮,前去修建红旗渠的。而且为了供应劳动力的粮食所需,不参与红旗渠修建的人,每天能吃到的就只有散糠,把所有好的食物都留给修建的工人。更为艰难的是,干着非常沉重的体力活,吃的东西中连一点肉都没有,每人每天的供给只有一斤没有经过加工的粗粮以及三斤蔬菜。而之后,这些食物都到了难以供应的艰难时刻,林县的人们选择了去山中挖掘各类野菜,这种情况也可以在如今的红旗渠纪念馆中窥见一斑。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林县人民既流了汗又流了血,当时有不少人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由于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需要炸开山头,会产生大量的巨石,当时的施工排排长张运仁,就是因救人而被滚下的巨石砸死了。当消息传回张运仁的家里时,他的遗孀默默地将他在工地施工时所用的被子卷好,然后叫来了十二岁的大儿子,让他去红旗渠的工地上,接下父亲还没有完成的任务,并告诫他一定要完成红旗渠的修建任务。就是这样靠着几代人的努力与忘我的奉献,红旗渠才得以克服千难万险修建起来,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铸就出了一个新中国版本的愚公移山的故事。那红旗渠到底有多难修呢?这就要从林县所处的地理位置说起了。林县所在的地区是河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的交界处,周围被太行山所环绕,因此林县所处是盆地地区,按理说水往低处流,但林县的地理问题可没有这么简单。周边虽然有浊漳河清漳河、漳河三条河流,但是由于林县所处的盆地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导致雨水很难在这块地区聚集。然而更为糟糕的是,林县这地方不仅没有办法积蓄地上水,而且由于其石灰岩地貌,在地下也很难形成隔水层,因此林县的地下水资源也可以说是十分匮乏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林县人民最终敲定将浊漳河作为新的水源地。但是浊漳河在临近林县境内时已经低于盆地内的海拔,所以这就需要选取浊漳河流域内海拔较高的取水点,来修建水渠,使得水流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林县。在经过测量之后,红旗渠的引水点最终选在了山西省的候壁。候壁与林县的海拔落差只有14.7米,而红旗渠的主干渠道全长达到了70公里,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实现连续坡度,在工程上就需要做到每八公里的落差不能超过一米这种技术性问题的处理,既需要技术人员又需要专门的仪器,但在当时的林县这两点都是紧缺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县的人民选择发动群众的智慧。在当时整个林县的水平仪只有两个,可以确定的是红旗渠的修建,肯定不是靠这两个水平仪就可以搞定的。于是他们选择了水鸭子,这是一种土法制作的水平仪,水平仪缺乏的问题才得以解决。除了测量仪器上的匮乏之外,他们缺乏的还有施工上的水泥以及炸药。于是他们就自己建造水泥厂制作水泥,在炸药上则是使用生产队用土方法制作出来的烈性炸药。就这样施工物资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是接下来的修建过程却也并不容易。在整个修建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就是如今的“青年洞”隧道,这条隧道的困难之处在于,需要在太行山脉中凿出一道长达600米的隧道。但是作为红旗渠的重要枢纽工程,“青年洞”的开凿却正好处于红旗渠的停止施工阶段。就在工程难以进行之际,有300名青年选择挺身而出,参与到“青年洞”的开凿工作中去,最后幸运的是成功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河南林县人,用最原始的工具愣是在太行山的半山腰上,开出了一条绵延了1500多公里的水渠。据说,红旗渠成功地解决了几十万人口吃水的难题,以及全县干旱田地的灌溉问题。1965年4月5日那天,河南林县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即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了,它彻底改变了林县缺水的局面,可以说,这是林县人民靠自己的双手,将“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实现了。1971年里,一部名为《红旗渠》的纪实电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红旗渠修了十年,电影也跟拍了十年,大约留下了10000多尺胶片,这部影片,也让我们见证了红旗渠的诞生,也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红旗渠精神”。

本文经授权 由答答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dadazzz.com:6443/sh/show-86311.html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