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是什么梗??稻•源•启明 | 听蒋乐平讲上山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张东升,我们去爬山是什么梗?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刘玉涵11月21日,“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在中国考古100年、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之际,国内外知名考古学者回到万年前,聊一聊源头、聊一聊上山这颗“启明星”。(稻·源·启明|大咖学者齐聚一堂,就为了聊一聊那一粒米)会前部分专家学者合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发现者蒋乐平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上山文化,从上山文化的年代与分期和上山文化遗存特质两方面,阐述了上山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蒋乐平发言【以下是发言全文】我今天主要是想讲两个,我觉得大家也会有兴趣。一个是年代和分期的问题,第二个是普通社会大众最感兴趣的。大家经常提到洞穴阶段的遗址,大家都搞蒙了:到底什么是最早,最早的概念是什么意思?我想以这两个题目为主来介绍一下上山文化。一、年代与分期:我们到现在,现有的结论是根据地层学、类型学的分析,结合碳十四年代的测定,上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是1万年前后,中期是9000年前后,晚期是8500年前后。这个是我们为了准备这次会议,吴小红老师给我们准备的测年的集成。大家在展览上可以经常看到1万1千多年的测年,这也是客观事实,因为它的测年数据就是有那么三五个都围绕1万多年到1万1千年左右。有两个遗址,一个是永康的庙山遗址,一个是浦江的上山遗址,都达到了1万1千年左右,更多是集中在9000年左右到8500年左右。我们觉得9000年的数据会更多地得到考古同仁们的兴趣,因为这段时间的测年数据大部分都来自于遗址,特别是去年的桥头遗址,有很多的稻米颗粒,又增加了很多的数字,这个还有缺漏。正因为有9000年的确认,所以我们对1万年的早期的年代,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认定:我们觉得1万年左右还是有一定的客观性的。通过我们分期的一些描述中,来再做一些分析,湖西遗址南区在上山文化的晚期阶段,年代在8500年左右。大家对上山的早期应该特别感兴趣,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夹炭红衣陶、大口盆文化主要是反映在早期,我们看到的夹炭陶搀杂着稻壳这种痕迹主要是早期。也就是说,上山文化一开始稻作遗产可以说最丰富,它的文化特质也最鲜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的红衣夹炭单纯性表现得更明显,这个是H121的陶器组合,基本上是大口盆还有少量的一些罐,这个是中晚期不一样的罐。早期还有一个特点是打制石器,刚才我们在看展览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很坦率地讲,比如说桥头遗址是属于中期的,就极少见到打制石器,上山遗址的中期有打制石器还不少,无非是我们无法分辨出来。我怀疑主要是在早期,中期因为地层扰动,所以在上山遗址的早期遗存里面延续的时间比较长。现在我们在桥头遗址基本没有找到石片,这当然可能跟桥头遗址有没有特殊有关系,这个事情要讲给大家听。上山遗址典型的石器。我们认为石磨盘和石磨棒是上山文化特别有特色的东西,特别是棒,磁山裴李岗也有,它不是单纯的棒,这种组合形式,石球也比较常见,这种石块型的磨棒,应该是上山遗址有独特性的地方。另外像这些端磨器,焦天龙先生专门想为这个问题做课题,有可能是在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些传播。这些东西都有一些特点,像其他的石球和钻孔石器有更广泛的分布,这是早期的一些特点,我这里稍微提一下。中期大家可能有的时候容易混在一起,为什么叫上山文化?我的概念里,这个大口盆一直到晚期都存在,无非是到中期以后数量可以说是减少,但它出现的夹炭陶已经让位于泥制陶。这个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东西已经出现了,大口盆还是继续存在。这是上山遗址H226的器物组合,我们一般认为这个与扁耳的罐、平底盘是中期最典型的特征。我们看到的这几样器物中期就到来了,但有例外,小黄山遗址和荷花山遗址出现了一些东西,但是夹炭陶大口盆的比例还相对比较高,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分期工作有可能还没有真正地做到细致,我们还是希望再有一些进展。这是中期的两个重要的遗址,一个是下汤,一个是桥头。这个是大口盆两个遗址都有,大口盆一直保留下来了,但主要的新出现的器类包括彩陶。中期是上山文化发展的高峰。我认为实际上晚期不如中期,无论是从遗址数量以及现在陶器上的一些工艺成就、丰富程度都不如中期。彩陶是桥头遗址发现的一大特征,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对上山文化的关注上升了一个等级。我的感觉,严文明先生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的彩陶,里面已经相当的丰富。晚期陶器最大的问题是折肩的罐,这是晚期的。我记得张居中先生说,觉得这个比较早,我认为这个年代对上山文化的定位可能大家都心知肚明,还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山遗址的分布范围,刚才展厅里面讲了,我不多讲了。早期遗址我们发现能确定的是4处,中期是12处,晚期也只有4处。遗址的起伏状态,当然还有一些遗址因为工作做得比较少,我们只能确定是上山的东西,不能有非常好的年代的判断。这幅图我把彭头山连起来,免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要有一个比较。我曾经做过一些分析统计,彭头山的早期就出现了也许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器物类型,比如说它有夹炭红衣陶、夹砂陶。非常惊奇的是,我们在浙江地区跨湖桥文化才出现,所以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跨湖桥的因素,为什么说上山变成了跨湖桥,可能在长江中游吸收了一些文化因素。通过这个比较,我主要是为了说明上山的早期很有可能是要比贾湖遗址要早。除了对比之外,从文化的单纯性的角度,上山的早期确实比较单纯。这个陶就是夹炭红衣陶,到了中晚期以后就丰富化了。彭头山一早也是处于这样的状态,跟跨湖桥有一些相似性,中下游有一些联系的地方,值得专家们关注,通过分析年代对上山有一个认识。二、定居及其发展:这里我主要还是讲定居。我不多讲了。上山遗址实际上都分布在盆地中间的相对高的小高地上,盆地的周围大家都知道是大山,所有的遗址都是在周围的山体包围的一定距离的山地上,这个是共有的特点,很有意思。我们看到上山遗址都是高地。这个是下汤遗址,这个是荷花山遗址,它的地貌特征具有共同性,它的遗址分布在山上,但是下面的平地上已有一些遗存的分布。我们开玩笑说我们要找水稻田,可能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可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发掘的主要是在空地上,以后我们发掘的方向我们要有所选择,比如说荷花山遗址。定居的证据说老实话,我记得王涛,原来是北大的博士,当时他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他在东胡林做文章,陶片很少,他到了上山以后发现陶片特别丰富,年代又差不多。我原来是发掘河姆渡的,我凭直觉都能感觉出来。因为发掘上山的时候,当时我们判断定居还是六七千年呢,没有什么两样,它的遗存关系是非常的复杂,无非是这里谈点自己的体会。当然他后来还有很多的关注建筑遗址的证据,这个我就不具体讲了。成一定构架的柱子,我们也发现了很多。这是下汤遗址的沟槽式的,上山也有发现。这个是小黄山,我认为到现在为止最典型的环壕还是小黄山,尽管它不是封闭的。因为发掘的面积有限,关于环壕和包围的一切的主体提出来,我们了解还不够。我们经常讲到桥头的“环壕”,我向大家报告一下这个是带引号的。我认为它主要是为了突出中心,周边给它挖下去,因为这个环壕没有形状,到现在为止看不到形状出来,但往下去的特征很明显,到现在这个被河道冲刷的位置,下面环壕的深度还有一定的体现。当时为什么会费劲的挖,上山遗址的遗存基本上都在这里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仪式活动区域,是复杂化的见证。具体我不展开了。稻作文化特征更简单化了。之所以区别于洞穴阶段,我们认为发现了一系列的证据链,包括栽培、收割、加工、碾磨的证据,稻米第一次作为人类的粮食,这个得到了确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一些鉴定的证据有在座的专家,就不需要我讲了。早期的稻米很少,中晚期稻米就不断的增加,说明稻作农业在上山文化区聚落的规模在扩大,稻作的规模也在扩大。这是收集到的一些证据,这是大家最熟悉的,我们认为是碎稻壳,米吃掉了以后稻壳做陶器,这是发现的酒,这个是发表的最新的成果,刘老师的视频中可能也会讲到这个内容。简单的结论实际上我为《文物报》写了一些小文章,相比较与长江中游同样显露出若干稻米信息的早期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上山文化有三个显著不同的特点:第一,上山稻作包括了栽培、收割、加工、碾磨的一系列证据,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第二,走出洞穴占领定居与新石器时代活动中心的旷野地带,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我总觉得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概念就是农业定居,但要寻找它一个确证的实证也不容易,上山找到了一个最早的证据。第三,上山稻作是一种没有中断并出现稳定进化的现象,一种生业经济行为与一个群体的生存与繁衍发生了真实的关系,这一遗存信息及其传递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早期穴居遗址的时代属性和历史属性。稍微有点抽象,我想还能够理解。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学英语,我看到有人在一篇英文文章里讲到有些农人就退回去,又回到了狩猎社会,这种现象是存在的。我记得陈淳先生在文章里讲到,从人类营养的角度稻米不是最好,主要是作为粮食充饥,很多原始的先民走回头路的现象也存在。但上山不是这样的,上山在这一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走回头路),这是上山文化有别于洞穴阶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农业起源地之一,上山文化为“栽培水稻起源于中国”提供了最早的证据。谢谢!欢迎大家光临“远古中华第一村”。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经授权 由答答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dadazzz.com:6443/sh/show-86427.html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