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洪水原因?郑州突降特大暴雨,人民军队应急出动,救灾工作应当做些什么?,

7月19日起,河北南部、河南中北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7月20日午后,已经连续降雨29个小时的郑州雨量骤然加大,下午3时到4时小时降雨量达到60毫米,已经接近香港天文台规定的暴雨最高等级“黑色暴雨”。但是,这仅仅是开始,下午4时到5时,郑州市区范围内降雨量达到创纪录的201.9毫米,不仅打破了我国自有气象记录以来由广东茂名电白创下的168.3毫米小时降雨量记录,还创下了世界主要大城市小时降雨量最高纪录。同时,根据郑州市日气象数据统计,郑州20日降雨量已经高达552毫米,作为一个年均降水量仅有约600毫米的内陆城市,这意味着郑州在一天之内几乎下了一年的降水量,郑州市区20日的豪雨程度可见一斑。在如此巨大的降雨量面前,郑州市区街道马路、公众场所、居民住宅、水利设施等险象环生:首先是20日下午5时,有郑州地铁乘客在网上发帖求救,称郑州地铁隧道已经被洪水浸没,“水已经淹没到了胸口”,请求应急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实施救援;随后郑州高铁站、郑州火车站也有大量乘客求助,配图显示郑州站的积水甚至已经漫上了站台,列车根本无法正常停靠,旅客也已经无法候车只能撤到站房高层去;至于郑州市区道路积水、城市下穿隧道被淹没、各种车辆纷纷泡水、乘客淌水逃生甚至被水卷走的场面更是数不胜数;最后甚至还有消息指出,郑州周边多个水库堤坝已经出现险情,部分水库因库容量短时间内骤然加大而出现了溃坝的风险,要么开闸泄洪,要么当机立断炸坝行洪。在危急时刻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地方公安民警和行政机关再度冲在了最前面,截止7月21日,郑州市的大雨据说还没有停止,但中部战区、空军空降兵部队、地方武警内卫部队等已经出动了2万多名官兵赶赴郑州市区。他们的任务包括实施巡堤查险、疏散群众、警卫内保、发放救灾物资等,同时地方行政部门和公安民警也全面动员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抢险救灾工作正在中原大地上展开着。从此次郑州豪雨的前因后果来看,它从成因上具备一定的必然性,但从具体的发生地点上又具备较大的偶然性:从成因上来看,此轮郑州豪雨主要是由如下几个因素导致的,一是西太平洋副高和大陆高压带本年度的异常北抬,长期维持在中国东北和日韩一线,导致华北、黄淮一带长期维持着低气压状态,为水汽急流的输入创造了一个有利的低压带;二是正在太平洋上空逼近中国大陆的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这一台风在吸收了大量太平洋水汽后,其外围云系带来剧烈的东南风急流,沿着华北、黄淮低压带向中国大陆输入,首先导致了7月18日的北京暴雨;三是太行山、伏牛山山系对富含水汽急流的阻隔与抬升效应,直接导致主雨带最后稳定在了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地区。此轮郑州特大暴雨,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气象学因素共同导致的。但在具体的发生地点上,其实河南省气象部门某种程度上已经预测到了此次降雨将会大得异乎寻常,如焦作市气象部门在19日就发布了暴雨最高等级的预警信号,认为在未来24小时内本市市区将发生超过500毫米的特大降水,要求全市做好防汛准备。但没有想到的是,这场豪雨最后没有下在焦作市,而是往南偏移了一百多公里、下在了河南省会郑州市,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从中短期气象预报来看,即使是气象预报水平最高的欧洲国家也只能确保七天之内的预报基本准确,而以小时计算的气象预报其总体准确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过能达到20%左右。这意味着,这场郑州的豪雨,应当没有“人祸”的因素,毕竟第一谁也没有想得到一个年降雨量600毫米的内陆城市,能一天之内能下出一年的雨来,第二谁也没能想到这场雨如此的“不讲武德”,没有在焦作下下来反而偏移到了往南的郑州市。但即使如此,从气象预报和应急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场郑州豪雨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依然是相当深刻的,首先是从国家和战略层面上来说:第一还是要继续强化对气象学、气象预报工作客观规律、统计规律的研究和投入,毕竟从中国本土的气象与气候学角度来看,咱们东部地区大部分精华国土均处于亚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带,夏季极易遭到台风的侵袭,冬季则容易遭到寒潮的侵袭,气候禀赋在主要强国中并不算太好。以此次郑州豪雨的损失来看,半个城市几乎都泡在了水里,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几乎难以估量,只有在国家层面上不断加强对气候学、气象学的研究和投入,使用更多的超算算力来建立符合中国客观情况的气象预报模型,发射更多的气象卫星来监测天气变化,甚至使用主动策略来研究天气、试图在较小的尺度范围内弄清楚天气系统的运作规律,应当是未来中国气候与气象预报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二还是要继续强化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毕竟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在全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正在逐渐增多,不仅是2021年年中的郑州大暴雨,2019年年初江南地区的连续阴雨、2020年年中江淮地区持续50多天的超长梅雨季、2017年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暴雪,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近些年来气候的演变和气象现象的极端化。这其中可能有人类之外的自然因素,但人类活动造成的因素也是不可小视的,这意味着对于我们来说,加强环境保护,以降低碳排放为目标,逐步达成“碳中和”目标,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国家战略。而从省市、战役层面上来说,中东部城市第一还是要加强气象灾害来临之前的预警和协同,如此次郑州暴雨之前,焦作市发布了一个相当准确的警报,甚至成功预测到了降雨量将要达到500毫米量级,但没有想到这场雨没有下在焦作反而是下在了郑州。当然从气象尺度的范围来说这种雨带中心区偏移是非常正常的,可如果焦作、郑州等地的气象部门能够协同配合,实施跨区域共同预警,预警范围涵盖雨带可能偏移的最大范围,是否能给郑州市带来更多的预警时间呢?第二则是要强化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中对极端气象条件的考虑,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08年发生在江淮华南地区的重大雪灾,由于华南地区长期以来没有大雪的记录,诸如铁路公路,桥梁涵洞,高压输电线路和水管等建设中长期贯彻的是“南方标准”,对防雪防冻认识相当不足,结果一场大雪过后导致了大量输电线路中断,一些地方的正常生产生活几乎瘫痪。此次郑州豪雨也同样如此,正如我们前面所言,“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年降雨量600毫米的城市能一天之内下出来一年的雨”,但伴随着近些年来气候逐步演化,极端天气数量日渐增多,在城市建设中,是否有必要为极端天气留出一些余量,在城市建设成本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间寻找一个新的平衡点,当然是城市决策者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最后,从个人层面上来说,似乎对每个人而言,都应当熟练掌握几门防灾救灾知识,如怎样从浸水的车辆中逃生,怎样从积水的街道中行走,怎样在泡水后进行卫生护理,怎样在被水围困的楼房中使用砂石和活性炭自制简易过滤器,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救生技能。同时,诸如救生圈、水袖、频闪信号灯、救生口哨、防水袋一类的救生装备,咱们在平时来看这些小玩意儿似乎派不上什么用场,但一旦遭遇到郑州豪雨、全市被淹这种极端危险的情况,那说不定就是能够救命的。最后,让我们再度为郑州祈福,希望每一位郑州同胞都能够平安,希望席卷整个河南河北的大雨能够早日退去,也希望整个华北、中原地带的生产生活能够早日恢复正常。也希望大家在网上能够理性发言,对我们的救灾工作多一些理解。我们国家具有体制优势,在大灾大难时的效率是全球顶级的,乱带节奏的公知们,请自行对照某超级大国的塌楼的“考古救援”,然后闭嘴吧。

本文经授权 由答答网发布,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dadazzz.com:6443/sh/show-86905.html

如对文章、图片、字体等版权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企业微信
运营大叔公众号